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2022年助产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助产 专业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助产
专业代码:520202
一、招生对象、学制及学历
(一)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或“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二)学制及学历
三年(全日制),专科层次。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助产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等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包括“两课”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英语;
2.具备适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心理学、伦理学、卫生法律法规、护理沟通与礼仪、管理学等;
3.掌握必须、够用的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形态与结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用药护理、健康评估知识等;
4.掌握实用的助产专业知识,包括妇产科护理、母婴保健、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助产学、社区护理知识等。
(二)技能目标
1.基础能力: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及文学表达能力;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并机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通过高职学校计算机考试规定的等级考试;具有处理医护公文的能力;具有身体运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2.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对护理对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具有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能熟练开展临床各专科护理操作;具有熟练开展产科服务、妇科及计划生育操作的能力。
3.专业拓展能力:具有开展产科护理及急救护理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爱岗敬业,事业心强、责任感强。
2.人文素质: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三、就业面向
(一)核心岗位(群)
在各级各类医院、急救中心从事临床助产工作;在养老院、康复疗养中心从事妇产、老年、康复护理工作;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从事社区护理等工作。
(二)拓展岗位(群)
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助产、母婴保健、医疗辅助工作;在健康管理机构等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工作;在各级学校、医药、保健、防疫、医学院校等机构和家庭从事护理及相关工作。
四、毕业标准
(一)学分要求
毕业前需修总学分: 147 ,其中: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43.5学分
公共必修课:31.5学分
公共限选课:12学分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99.5 学分
专业基础课: 13 学分
专业核心课: 28.5 学分
专业方向课: 8.5 学分
集中实践课:49.5学分
选修课程模块:4学分
(二)证书要求
1.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B级(或以上)或达到同等水平。
2.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广东省教育厅)一级(或以上)或达到同等水平。
3.鼓励学生获得下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序号 | 证书名称 | 等级 | 发证单位 | 备注 (必考或选考) |
1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 卫生部 | 必考 |
2 | 护士证 | 初级(职称证) | 人事部 | 选考 |
3 | 母婴保健员 | 初级 | 劳动部 | 选考 |
4 | 养老护理员 | 高级 | 劳动部 | 选考 |
5 | 护理员 | 初级 | 省人社厅 | 选考 |
(三)其他要求
1.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所获取的学分;参加各级各类文体活动或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所获取的学分可按规定冲抵专业课或公共课学分。学生在获得学分认定的前提下,可申请免修课程或置换不及格课程学分。
2.专业的每个学生必须获得以下体育类课程学分: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教体艺〔2014〕5号)文件要求,体质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肆业处理。
3.专业的每个学生可选择获得以下选修课程学分:
1)学生获得由教育部组织的本专业职业核心课程类的相关证书,可认定为职业核心能力相应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和成绩。
2)为学生参加体育类、文化类比赛取得省级三等奖以上优异成绩的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一个奖项计1学分.
五、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序号 | 工作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1 |
临床助产、护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病人的护理) | 妇产科病人护理与管理 | 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及其一生各阶段生殖周期的变化,掌握妇女非孕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生理与病理变化,掌握优生优育知识,掌握妇女保健相关知识 2、具有妇婴健康教育能力,能进行产前检查、平产接生及护理,能实施产褥期母婴护理,能对异常产科问题做出识别判断和护理,能进行优生优育的宣教及指导,能进行妇女保健与指导。 3、具有能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包括新生儿)的健康教育,能进行产前检查、平产接生及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能对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异常情况作出基本的识别、判断和护理,能推广、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及妇女保健护理。 4、 理解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5、 具有热爱生命、厚德诚信、博爱亲仁,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较高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规范的职业行为与道德、爱岗敬业,严谨慎独、自我学习与发展。 6、了解妇产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7、 具备妇产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疾病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病反应的能力。 8、运用所学知识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9、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妇产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访视和计划生育指导。 10、能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整体护理。 11、能配合医生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操作及护理配合。 12、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1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14、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15、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
儿科病人护理与管理
| 1、掌握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儿科基础,以及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护理程序、儿科护理基本技能操作。 2、理解小儿一般护理、住院患儿护理、常见疾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了解小儿保健及小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基本知识。 3、掌握儿童营养和喂养的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4、掌握儿童急诊临床判断及应急处理措施。 5、能对个体儿童的生长发育作出准确的评价与指导 6、掌握小儿的生活护理操作技术和儿科疾病诊疗技术。 7、运用护理程序独立对儿科常见疾病提出完整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与措施 8、能配合医生对儿科急、危重症病儿的进行抢救与护理 9、应用基础护理和儿科护理学的知识,能对不同年龄的小儿及患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小儿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小儿健康指导与卫生宣教的能力;具有与儿童、家长及社区群体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开展儿童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10、学生具备热爱助产专业,全心全意为儿童护理事业服务。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刻苦学习本专业知识,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以求实、创新、科学、严谨的态度,促进儿童护理事业的发展 11、能运用专业知识能对社区、家庭进行健康指导与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的知识宣教。具有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12、具有自我学习和查阅信息的能力 13、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内科病人护理与管理 | 1、掌握内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主要表现及诊治要点 2、掌握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能结合典型病例,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能进行整体护理 3、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制定护理计划的思路与步骤,并结合典型病例能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4、学会解决医护合作处理的问题,准确监护内科常用药的疗效及副作用 5、能对常见内科急、危重病人能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抢救 6、具备积极的专业情感、专业态度,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了解其它护理诊断与保健指导。 7、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8、具有对护理对象的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进行初步观察和处理的基本能力。 9、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
外科病人护理与管理 | 1、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2、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救护原则和方法,具有对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3、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4、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的处理原则。 5、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6、了解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有关疾病的概述。 7、能够将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 8、能够规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并具有基本的护理管理能力。 9、能够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护理对象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10、能够正确、规范地完成外科护理学的各项专科操作。 11、具有较强的无菌观念和爱伤观点。 12、加深对助产专业的认识,热爱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形成现代护理理念。 13、具有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和服务意识。 14、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5、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讲究医学道德、人道主义、人性关爱、人文关怀和心理抚慰. |
六、专业组群
医护类专业不参加组群
七、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1.公共必修课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技能训练、职业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语文(公文写作)、应用数学(统计学)、美育。
2.公共限选课
军事理论、党史国史、大学生创业与创新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二)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1.专业基础课
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护用药理学。
2.专业核心课
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助产学、儿科护理。
2.专业方向课
遗传与优生、护理学导论、急危重症护理、精神与心理护理、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妇幼保健与营养、护理技能综合实训。
3.集中实践课程
、毕业实习。
八、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 | 考核目标与要求 | 学时 | 证书 |
1 | 基础护理技术 | 1.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2.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 3.舒适与安全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5.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患者的清洁卫生 7.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8.休息与活动 10.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11.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吸氧法 12.冷、热疗法 13 .饮食与营养 14.鼻饲法 15.排泄 1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给药 18.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验法 19. 静脉输液与输血 20.周围静脉输液法 21.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22.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23.临终护理 24.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给药技术、生命体征观察、排泄护理技术 2.掌握标本采集、临终关怀和院内感染和控制技术 3.熟练地进行护理技术操作。 4.应用《基础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使其处于恢复、维持、促进健康的最佳身心状态。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专业态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对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学习与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和照顾患者的综合能力,在帮助学生认识护理学科专业价值、培养专业素养、发展专业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126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2 | 内科护理 | 1.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3.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4.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5.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6.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7. 风湿病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8.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能力目标: 1. 能正确进行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 2. 能制定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 3. 能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 4. 会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具备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 2.具有细致观察、反应敏捷、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3. 具有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 4. 具有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一丝不苟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5.具有与患者及家属和谐沟通的能力。 6.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 90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3 | 外科护理 | 教学内容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的外科治疗和护理为重点,在讲授各系统常见的外科疾病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和健康指导。为了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护理部分采用护理程序的方式进行授课,强调对外科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和专科护理。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外科常见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等; (2)熟悉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3)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士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对外科病人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对外科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 (3)具有实施外科常见护理操作技术的能力; (4)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初步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5)能够协助和指导外科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并进行有关家庭和社区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具备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 2.具有细致观察、反应敏捷、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3. 具有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 4. 具有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一丝不苟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5.具有与患者及家属和谐沟通的能力。 6.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 90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4 | 妇产科护理 |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妊娠期妇女的护理、分娩期妇女的护理、产褥期母婴的护理、高危妊娠的管理、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妊娠期特有疾病的护理、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和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妊娠期监护、保健的基本知识及分娩三个过程的经过、处理和护理知识。 2. 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 理解妊娠生理的基本知识。 4. 理解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5. 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适应症、禁忌症、用物准备和护理措施。 6. 了解妇产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妇产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疾病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病反应的能力。 2. 运用所学知识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3. 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妇产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访视和计划生育指导。 4. 能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整体护理。 5. 能配合医生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操作及护理配合。 三、素质目标 1. 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 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 45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5 | 儿科护理 | 1.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儿科基础,以及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护理程序、危重症的抢救、儿科护理基本技能操作。 2.小儿一般护理、住院患儿护理、常见疾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3.小儿保健及小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基本知识。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儿科基础,以及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护理程序、危重症的抢救、儿科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理解小儿一般护理、住院患儿护理、常见疾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了解小儿保健及小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应用基础护理和儿科护理的知识,能对不同年龄的小儿及患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小儿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小儿健康指导与卫生宣教的能力;具有与儿童、家长及社区群体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开展儿童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全心全意为儿童护理事业服务。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刻苦学习本专业知识,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以求实、创新、科学、严谨的态度,促进儿童护理事业的发展。 | 45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6 | 助产学 | 教学内容: 1.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根据妇女的生理、心理、社会等特点,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进行孕期检查、平产接生和难产的初步处理、新生儿处理,会阴切开缝合、胎头吸引术等操作方法,初步具备产房、新生儿室等管理能力。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妊娠诊断,正确的分娩过程,正常产褥期的处理与保健; (3)掌握围生期保健,孕产期保健内容; (4)熟悉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5)了解对高危围生儿的管理及处理; (6)了解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完成自然分娩的接生及协助新生儿复苏; (2)能独立完成产褥期妇女的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3)具备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能熟练进行常用产科手术及计划生育手术的用物准备及护理配合; (5)能熟练进行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6)能指导女性自我保健、选择适宜的避孕方式,并提供优生优育宣教。 三、素质目标:建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母婴服务理念,具备热爱母婴护理事业的敬业精神、关爱孕产妇、呵护新生儿、理解孕产妇家属的责任感、求实务真、勤奋进取、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自主钻研、评判创新的学习方法、 严谨认真、雷厉风行、不畏劳苦的工作作风、善于交流、尊重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 | 72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7 | 健康评估 | 《健康评估》是系统地、动态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护理对象的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以发现其对自身健康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反应,确定其护理需求,做出护理诊断的过程。该课程的学习为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常见症状评估方法; (2)掌握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的方法; (3)熟悉实验室结果及身体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掌握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 (5) 熟练健康评估的记录。 二、能力目标 (1)能独立进行针对性的问诊,能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之间的联系及临床意义; (2)能以规范化方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的身体评估; (3)掌握常用实验室的检查标本采集方法,熟悉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常用器械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4)能将问诊、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结果系统分析整理,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楚、字体规范、符合要求的健康评估记录; (5)能根据健康史、身体检查、诊断性检查的健康资料,进行分析做出初步的护理诊断。 三、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道德职业规范,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视,团队合作意识,有慎独严谨的品行。 | 45 |
|
九、集中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综合实践项目 | 主要教学内容 | 考核目标与要求 | 学时 | 学期 | 地点 |
1 | 岗位实习 | 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部分及专科护理部分。主要在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科轮换实习。 | 通过临床实习,使学生能够明确护士职责、熟悉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基本的操作方法;了解常见疾病的一般诊断、治疗原则以及用药指导与观察。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 | 880 | 5-6 | 教学医院 |
十、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一)本专业专任教师
1.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 新进应届毕业生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4. 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
5. 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本专业兼职(兼课)教师
1. 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责任心、组织纪律性强,遵守学院的有关规章制度。
2. 学位、资格及专业技术职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
(2)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
(3)具有其它任职资格且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至少有两年以上教学经历)。
3. 具有所承担课程的专业教育背景和专业水平。
4. 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悉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
十一、实践教学条件
(一)校内实训室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实训项目 |
1 |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 | 人体解剖生理 |
2 | 病理学实验室 | 病理及病理生理 |
3 | 组织学实验室 | 人体解剖生理 |
4 | “三理学”实验室 | 人体解剖生理(生理部分),病理与病理生理(病理生理部分),护用药理 |
5 | 微生物与免疫实验室 | 微生物与免疫 |
| 健康评估实训室 | 健康评估、急危重症 |
6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基础护理技术、中医护理、老年、社区、康复、急危重症、精神科护理等 |
7 | 妇儿护理实训室 | 妇产、母婴、儿科护理 |
8 | 外科护理和手术实训室 | 成人护理(骨、外科部分) |
9 | 护理示教室 | 护理管理学,各科示教 |
10 | 护理仿真病房 | 护理各专业课程 |
11 | 治疗室 | 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 |
12 | 医生诊室 | 健康评估 |
企业类型 | 数量 | 功能 |
教学医院 | 24 | 1、负责完成我校护理和助产专业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带教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和实习生; 2、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 3、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到我校担任客座教授,参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4、共同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做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
技术服务公司 | 4 | 1、提供护理和助产专业相关实训设备; 2、为护理实训中心和助产实训中心的提供相关实训教学资源; 3、为我院的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
(二)校外实践基地
注:“企业类型”表示什么样的企业,例如:技术服务公司、经销商、企事业单位、制造类企业、设计类企业等。
十二、教学安排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单位:周
学年 | 学期 | 教学周 | 考 核 | 入学教育及军训教育 | 岗位实习 | 毕业考核(论文、设计等形式) | 机动 | 合计 |
一 | 1 | 15 | 1 | 2 |
|
| 1 | 19 |
2 | 18 | 1 |
|
|
| 1 | 20 |
二 | 3 | 18 | 1 |
|
|
| 1 | 20 |
4 | 18 | 1 |
|
|
| 1 | 20 |
三 | 5 |
|
|
| 20 |
|
| 20 |
6 |
|
|
| 19 | 1 |
| 20 |
合计 | 69 | 4 | 2 | 39 | 1 | 4 | 119 |
(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 类型 | 课程 性质 | 课程 门数 | 学分 | 计划学时 |
总学 时数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实践课是占本课程类别总学时数比例 |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 公共必修课 | 12 | 31.5 | 646 | 335 | 311 | 48% |
公共限选课 | 6 | 12 | 216 | 216 | 0 | 0 |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 专业基础课 | 6 | 13 | 234 | 204 | 30 | 13% |
专业核心课 | 7 | 28.5 | 513 | 333 | 180 | 35% |
专业方向课 | 7 | 8.5 | 153 | 93 | 60 | 39% |
集中实践课 | 1 | 49.5 | 880 | 0 | 880 | 100% |
|
|
|
|
|
|
|
|
|
十三、教学进程表
